
古人有云:“肝开窍于目”。此句之意为,眼睛之明亮澄澈,与肝脏之康健状况紧密相连,二者息息相关,不可小觑。现代生活节奏快、用眼负荷重,不少人出现了眼睛干涩、酸胀、视物模糊的困扰。很多人以为多滴眼药水就能解决,其实,这背后可能隐藏着肝血不足的问题。
肝血不足并非罕见之症,此乃体内血液对肝脏滋养匮乏之状。其在生活中时有出现,反映出肝脏缺乏充足血液濡养的问题。长期熬夜、饮食偏淡或过度劳累,都可能让肝血“空虚”。眼睛,仿若肝血之“窗”,对肝血的不足感知最为敏锐。它宛如一位忠实的哨兵,率先捕捉到肝血亏虚的信号,警示着身体潜藏的隐忧。出现干涩、怕光、眼皮浮肿或视物疲劳等现象,往往提示我们该给身体一些关照。
古代中医宝典《黄帝内经》有云:“血足则目明,血虚则目暗。”寥寥数语,便揭示了气血充盈与否对目力的重要影响,尽显中医智慧之深邃。”意思很直白——想让眼睛舒适明亮,血液充足是基础。这也提醒我们,单靠外用眼药水只是“表面功夫”,从根本上调养身体,才能真正缓解眼干。

调养肝血并不复杂,可以从生活作息、饮食和情志调理入手。睡眠是基础,尽量保证每晚7小时左右的优质睡眠,让肝脏有机会在夜间修复自身。饮食方面,适量增加富含铁质、优质蛋白的食物,如红枣、黑芝麻、鸡蛋和瘦肉,这些都是古人推崇的养血佳品。若喜欢蔬果,也可以选择菠菜、胡萝卜和枸杞,既补肝血,又兼顾眼睛所需营养。

用眼习惯同样重要。长时间盯屏幕后,可以尝试“20-20-20”法则:每工作20分钟,看向20英尺(约6米)外,至少20秒,让眼睛得到休息。当室内空气干燥时,设法保持空气的湿润度,不仅能改善室内环境,还对缓解眼睛干涩之症大有裨益,为眼部健康营造适宜氛围。偶尔做一些轻柔的眼部按摩,顺时针轻揉太阳穴和眼周,也能促进血液循环,让眼睛感觉更舒适。
情志调养也不可忽视。古人讲“肝主疏泄”,情绪郁结会影响肝血运行。保持心情舒畅,适当运动、散步、练习深呼吸或听喜欢的音乐,都能帮助肝血流通,从而间接改善眼睛干涩的问题。

总体而言,眼睛干涩或许仅是身体给予我们的“细微警示”,它暗示着肝血亟待调养。我们不可对此掉以轻心,应及时关注自身健康。通过规律作息、合理饮食、科学用眼以及情志舒缓,多管齐下地呵护身体,往往比单纯依赖滴眼液更为长远。
眼睛是心灵的窗户,也是健康的晴雨表。别让干涩成为常态,给身体一点耐心和关怀,慢慢调养,你会发现,眼睛也能重拾明亮和舒适。
博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